一定调:新局面中的老问题
每年岁末的中央经济会议都是万众瞩目,其最大作用之一,在于揭示高层对形势的研判。从中央经济工作通稿(以下简称通稿)来看,总体结论是内外结合,对内谋求稳定底线,对外强调多边主义。
从通稿定调来看,首先是肯定成绩,尤其强调“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
这意味着,关于疫情应对以及2020年整体局势,高层基本是肯定态度。
疫情中,各国面对疫情的表现不一,而中国的表现在国内舆论中得到不少肯定。从经济表现看,中国经济从负增长回归常态增长,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
这一成绩背后,其实也付出了一定代价。经济恢复基本依靠投资、尤其是基建与房地产的投资,来拉动形成——这意味着,过去的老问题,比如不赚钱的僵尸企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以及更大的金融风险,并没有随着经济恢复而消失。
从国外来看,随着疫苗陆续推出以及拜登当选,困扰市场的最大不确性正在消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风险的消散。
我曾经在《徐瑾经济人》专栏中谈到中国经济未来面临的内外趋势,首先是中美纠纷长期化,其次是在国内投资回报率下降。可以说,这两点是中长期趋势,目前并没有根本改善的迹象;这两点最终引发第三点,即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的下滑,亦即所谓软阶层社会形成。
也正因此,高层研判国内外形势,结论并不乐观。“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所谓经济的持续恢复与高质量发展,面对中国经济的老问题,如何处理?这就留给了宏观政策很多想象空间。
二 趋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如何走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来看,宏观政策强调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其中,一句“不急转弯”引发金融机构不少解读。注意,这不是不转弯,只是时机未到。
既然提到急转弯,自然表明决策层已经看到了2020年抗疫形势之下具备必要性的宏观政策,不再应该,也不再能够以原有轨迹继续执行,不论是大幅增长的社会融资总额还是宽松的财政政策,都有调整的必要。以怎样的力度与速度,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调整,考验着决策层的智慧,也搅扰着市场人士的忧思。
通稿这样定位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
“更可持续”意味着,财政宽松力度将会弱于2020年,这比较容易理解;而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则封闭了开支下行空间。
对地方政府隐形债务风险的重视得到延续,暗示将有更多政策与措施出台,一方面将隐形债务显性化,另一方面杜绝债务无序违约风潮。
而对货币政策则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完善债券市场法制,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
“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意味着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比2020年将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下行,对于市场来说,一个更紧的信用环境呼之欲出,对企业、银行都是挑战。一方面,信用边际收紧往往对应经济上升动力的边际减退,另一方面,银行在此环境中往往需要面对信用大跃进之后资产质量恶化的压力。
“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表述让之前的担心有所缓解,2021年预期不会重复2018年“去杠杆”政策的做法与力度,也呼应了前面“不急转弯”的表述。
一次交六万元,每个月给我1500元。因为看起来很划算,所以很多朋友不考虑就说“是”。真的很划算吗?不一定!看对谁而言。听我慢慢道来。
一、退休年龄:
现在男性的退休年龄是60岁,女性是55岁。将来男性65岁退休,女性60岁退休。也就是说,男性的话是40岁,退休年龄是65岁。也就是说等到65岁可以拿到养老金。
二、哪种缴费方式更划算:
假设条件:王先生:男,现年40岁,65退休,90死亡(假设的,有点残酷,人人都向往长命百岁,我仅为了计算方便,90也是高于平均寿命的,不算吃亏),选择“一次性缴纳6万元”。李先生:和王先生的上述条件一样,但选择了“按月缴纳养老金”,共缴费15年。
1、一次性缴纳6万元,可以领取养老金:1500×25×12=450000,总共45万元。也就是说,王先生一共领到45万元养老金。
2、等量还行
①缴纳年限按15年计算,一次缴纳6万元,缴纳60000÷12=333.33元也就是说每个月的个人支付额是333.33元,按个人负担工资的8%计算。333.33÷0.08=4166元。也就是说,这位先生一次支付6万元的话,月薪相当于4166元。通过“社保计算器”软件计算,输入缴费基数4166元,缴费年限15年,65岁退休时,每月领取养老金2950元,2950×25×12=885000元,也就是说,李先生一共领到88.5万养老金。李先生看起来比王先生划算。
三、为什么王先生不采用李先生的缴费方式?
1、小王可能没有工作。不能享受职工养老保险的待遇。
2、王先生所在的企业不承担公司应支付的部分费用。也就是说,不支付8%,就要支付100%。
3、年金缴费基数的最低金额也进行了调整。最低基数可能超过4166元。那样的话,需要支付更多的钱。负担更重。
以上计算不考虑将来的各种变化。
社保2021年出台6项新政,我们的养老、医疗、参保都会受到影响,当然,都是正面,往好的方向去变化的!
六项新调整
1、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要继续上涨
2、个人养老金制度,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在今年要出台相关的政策
3、推进职业伤害的保障试点
4、放开就业地参保户籍的限制
5、居民医保人均财政的补助增加
6、门诊费用纳入医保的统筹基金进行报销
养老方面的变化
在养老方面,那主要是有三个变化,
一是,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有所提升,不光是城镇职工退休人员,还有农村达到退休年龄的老人领取的养老金也会有所提升,这样不管是城镇中的子女,还是农村在外务工的子女,赡养父母的压力都会有所减小,同时,退休人员自身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会有所提升。
二是,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提前谋划,为自己的未来养老提前存储资金,官方推出的个人养老金相比与目前市场上所流行的各种保险公司推出的养老保险,试点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会更加可靠,更加稳定。
三是,取消参保人户籍限制,那么我们在外务工的人员,可以在自己的就业地参加缴纳社会保险,未来我们退休养老,包括现在最重要的医疗保障,我们都可以在就业地实现,不需要两头跑。
医疗方面的变化
在医疗方面,同样有三个主要的变化:
一是,缴纳居民医保的国家财政的补贴将会进一步提高,这里我们不说职工医保,因为职工医保能是按月缴费,根据个人的薪资水平缴纳,居民医保是按年缴费,目前每年缴纳的费用也是越来越高,国家的补贴也会越来越好,同时自己以后在各种医疗消费中的报销也会有所提升。
二是,门诊费用纳入医保统筹报销,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医保呢,主要是用于住院报销,职工医保的话,它的门诊费用是可以直接用个人账户的金额进行支付,但也不存在报销的流程和报销的金额,这次改革将门诊费用纳入医保统筹报销呢,减轻了国民特别是缴纳城乡居民医保的人员的医疗压力。
三是,取消参保人户籍限制,同步的医疗保障也逐步推进全国共享,那么我们父母去往外地帮忙带孩子的时候,最重要的医疗保障,我们都可以在当地实现,不需要担心医疗报销问题。
看病难问题,进一步的解决。
人身保障方面的变化
在人身保障方面,主要的变化是推进职业伤害的保障试点:
这项福利主要是为了保障自由职业者的切身利益,现在有正式工作的职工缴纳社保的话,都是有工伤保险的,但是我国现在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特别是现有的新生职业,像外卖员、快递员等,只能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这是一种商业保险,而本次推进的职业伤害的保障试点,真的是保障自由职业者的切身利益。
-END-
结尾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均由作者(梦落学长)原创写就,任何组织、单位或个人不得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私自转载,作者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2021年高考进入倒计时,今年高考有哪些新政策?
一:今年采用了“3+1+2”模式。
今年的高考改革还是挺多的,不过目前比较重要的几项就有3+1+2的模式更改,也就是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相当于全国统考科目成加上选考科目成绩。什么意思呢,就是现在新增了几个选择性的考试科目,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强项,之前我们的考试分成文科和理科,都是语数英加上文综或者理综的成绩,但是难免很多学生都有偏科的现象,所以这一次高考就直接改成了语数英三科必考加上物理或者历史其中任选一科目,这就是3+1,然后还有思想品德、地理、化学和生物学再任选两科。最后语数英三科必考加上另外的1+2,就是学生的总分,满分为750分。
二:其次就是成绩只能提供给本人及高校。
其次就是高考的成绩只能提供给考生本人或者投档的高校。也就是现在考生原本的学校不得知道考生的成绩,这也是为了防止炒作什么高考状元和学校升学率做的改变。这个其实非常好,毕竟现在很多升学的话题炒得火热,很多家长都是为了这个绞尽脑汁,学校也是每年都以这个来招生,久而久之其实也形成一种学校间的攀比。所以这一次干脆就直接只给考生和录取的学校名单,让考生自己知道就好,学校也没办法炒作了。
三:2021年新增37个本科专业。
最后就是2021年新增了37个本科专业,这个也是符合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专业方向,类似有新增的智能交互设计,还有能源互联网工程、能源服务工程、智慧交通、智能飞行器技术等等,都是如今社会新增的一些科技,所以这个是非常好的,保证了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也让学生有更多空间去选择就业。
发表评论